有关黄曲霉毒素B1
发布时间:2015-06-07 16:01:17浏览次数:
有关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最早被发现于1960年,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以上,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B2a、G2a、BM2a和GM2a等。黄曲霉毒素B1在受污染的食品中最常见、对机体的毒性及致癌性最强。该毒素耐热、需280℃方可裂解破坏,一般的烹调加工难以将其清除、破坏。但花生油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原料筛选、碱炼、吸附等措施,可以使成品油中黄曲霉毒素B1降低至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根据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如果在安全限量范围之内,并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
上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