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山东盛世炜烨机械有限公司官网!

花生榨油机|花生油压榨机|菜籽榨油机|山茶籽榨油机-山东济南榨油机设备厂

粮油设备一站式供应商

专业提供设计、生产、安装、调试、售后一体式交钥匙工程!

15165003898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 山东盛世炜烨机械有限公司 > 行业资讯
江西省关于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发布时间:2015-06-29 15:19:19浏览次数:

 

一、建设范围

按油茶物种地理分布和自然条件,以全国油茶林区划“三带、九区”为基础,根据各县(市、区)油茶种植面积现状和发展潜力,确定全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范围为11个设区市中的97个县(市、区)(其中涵盖经济开发区和风景区管委会),重点建设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扶挎由茶加工龙头企业。

二、布局原则

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按照适地适树适品种,以油茶林保存面积5万亩以上的县(市、区)为片,以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乡镇为点,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两侧为线,建设片、点、线结合的高产油茶林基地;以油茶林基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油茶加工企业,重点建设一批油茶产业科技园,引导油茶加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形成油茶产业集群。

三、总体布局

江西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之一,根据全国油茶林区划,全省均划为油茶栽培最适宜区。

以全国油茶栽培区划分为基础,根据现有油茶林种植规模、良种选育基础和近期良种苗木供给能力,以及适宜造油茶林土地资源优劣、可供程度等条件,综合考虑油茶栽培历史和群众营造与经营管理的技术水平,以及油茶综合加工利用发展程度,将全省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划定为重点发展区和一般发展区,突出打造吉泰盆地、环鄱阻湖地区的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地域.

(一)重点发展区

1、区域范围。本区包括南昌市的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市的修水县、武宁县、九江县、德安县、瑞昌市、星子县、永修县、彭泽县、湖口县、都昌县、庐山区、共青城,景德镇市的浮梁县、乐平市、昌江区,萍乡市的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新余市的渝水区(含仙女湖区、孔目江区、市开发区)、分宜县,鹰潭市的贵溪市、余江县,赣州市的赣县、上犹县、崇义县、兴国县、会昌县、信丰县、于都县、瑞金市、宁都县、石城县,宜春市的袁州区、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万载县、宜丰县、上高县,上饶市的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含三清山管委会)、铅山县、横峰县、德兴市、婺源县、弋阳县、万年县、余干县、鄱阳县,吉安市的永丰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永新县、峡江县、安福县、吉水县、井冈山市、新干县、吉安县,抚州市的临川区、东乡县、崇仁县、乐安县、广昌县,共计70个县(市、区)。

2、发展方向。采取新造扩大油茶资源面积,对现有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扶持、培育龙头加工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创建核心品牌,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争取上市融资发展,建设一批集良种繁育,高产栽培、综合加工、科研培训和生态旅游“五位一体”的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

(二)一般发展区

1、区域范围。本区包括南昌市的南昌县、湾里区、昌北区(合南昌市城区)、安义县,九江市的浔阳区、景德镇市的珠山区,鹰潭市的月湖区(含龙虎山管委会),赣州市的章贡区、南康市、大余县、安远县、定南县、龙南县、全南县、寻乌县,宜春市的奉新县、铜鼓县、靖安县,上饶市的信州区(含开发区),吉安市的青原区、吉州区,抚州市的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金溪县、资溪县、宜黄县,共计27个县(市、区)。

2、发展方向。推广使用良种壮苗,通过新造和更新改造扩大高产油茶资源面积,加强现有油茶林抚育管理,全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企业提供加工生产原料。

四、重点建设内容与规模

(一)资源培育体系建设

规划油茶林资源培育体系建设总面积为1950.0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850.0万亩,现有低产油茶林更新改造1100.0万亩。

1、新造油茶林

根据全省各县(市、区)林地资源现状以及产业发展布局,主要选择海拔300米以下,相对高度200米以下,坡度250以下,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的宜林荒山荒地、低效残次林和采伐、火烧迹地发展高产油茶林基地。有条件的可先由国土资源部门先行组织耕地开发后新造油茶,规划期内,通过新造建设高产油茶林850.0万亩。

2、低产林改造

在全省现有的1120.0万亩油茶林中,平均亩产茶油不足5公斤的低效林面积为495.38万亩,占总面积的44.2%。同时,全省处于衰产期油茶面积为615.0万亩,占总面积的54.9%。为了提高现有油茶林生产能力,必须对低产油茶林实施更新或抚育改造。

(1)更新改造。现处于衰产朝(过熟林)或稀疏残次的油茶林是更新改造的重点。对其中品种较好,株行距较均匀、长势旺盛、生产潜力尚可的林分,采用部分更新造林方式,增加良种比重;对于品种差、林相乱、病虫害严重的衰老林以及稀疏残次林,全部采用良种化、规范化更新造林即重造方式,迅速改造林分,提高产出水平。规划期内,更新改造现有油茶林600.0万亩,占低改总面积的54.5%。

(2)抚育改造。对现已进入结果期的油茶成林,由于株行距不均、林龄不一、品种差,加之疏于管理,导致产出较低的林分,采取垦复、施肥、补植、高接换冠、调整密度等措施,促使林分在短时期内达到丰产稳产。规划期内,抚育改造现有油茶林500.0万亩,占低改总面积的45.5%。

3、示范林建设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和油茶示范县建设项目,在油茶产业重点发展区选择地方政府推动力度大,农民种植油茶积极性高,且油茶良种、新技术、管理等措施保障完备的部分县(区、市),给予政策、资金和科技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新造和低产林改造建立油茶高产示范基地,为全省油茶产业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创建模式,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油茶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新模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规划期内,仝省重点建设100个高产栽培示范基地,面积50万亩,要求示范县每县示范林不少于1万亩,示范乡镇每个不少于2000亩。

(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发展油茶产业,种苗是根本、关键和保障。油茶遗传品质的改良和良种的推广使用,是提高油茶产量的基础和前提。实现种植材料的基地化生产,实行油茶种苗准入制,严格执行“两证一签”制度,杜绝假苗、劣苗流入市场,是保证油条林基地丰产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加强种质资源库、良种基地、采穗圃和苗圃基地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满足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良种苗木的需求。

1、油茶种质资源基因库

积极为油茶良种选育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优先收集保存省内油茶原生种的全分布区种质基冈资源,按相关标准开展收集和保存油茶种质资源建设,依托江西省林科院建设1个国家油茶种质资源基冈库。采取“一席多区”的建库格局,全面系统收集整理油茶种质基因资源,实现油茶基因资源保存、研究、科技成果展示、科普教育以及创新(新品种培育)利用的有机结合,建成全国一流、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油茶种质资源基因保存库,为后续研究开发利用提供资源平台。

根据油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需要,结合省林科院的实际情况,将种质资源保存席区划分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区苗木扩繁测定圃和综合服务区,进行相应的设施、设备与仪器建设。

2、良种基地  

目前,全省油茶良种无性系基本匕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选育出来的,繁殖材料老化,经济寿命缩短,品系高产潜力小。为了加快油茶优良新品种选育和扩繁,必须加强良种选育研究工作,建设寸比良种基地,通过有性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等现代技术,培育出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陛强的油茶新品种,实现品种更新换代。

根据全省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分布现状和油茶产业发展需要等,规划在近期内依托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赣州市林科所等建设6处油茶良种基地。

3、良种采穗圃

  全省现有采穗圃大部分属于兼用型,优良穗条供给能力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高产油茶林基地发展附需要。搬搠内,嫩撕甜n聊1建现有采穗圃,逐步淘汰

现有兼用型采穗圃,形成专用油茶良种采穗圃体系。

根据全省油茶新造和更新改造良种的需要,规划在近期内改扩建良种采穗圃4个、新建22个,形成良种采穗圃面积4000亩,其中改扩建480亩、新建3520亩。

4、苗圃基地  

为了保障良种卣木生产能力,满足油茶新造和改造苗木需求,实现苗木就地或就近供应,根据油茶产业发展造林任务安排,依托全省现有的育苗定点单位,觌划改扩建现有苗圃基地13个,建设面积为442亩;新建苗圃基地29个,建设面积986亩;同时,新增育苗塑料大棚12.6万平方米、炼苗荫棚(炼苗场)21.0万平方米。

(三)产品加工贸易体系建设

1、产品发展方向

(1)茶油:高等级保健精炼食用茶油,高级天然化妆品和医用产品生产。

(2)油茶副产品综合利用:茶皂素提取及系列产品开发,生物农药制造,刨光粉磨制、高蛋白饲料发酵生产等。

2、加工企业建设

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制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从机制创新入手,鼓励和引导加工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推动“公司+基地+农户”产、幽七经营。

  以青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绿海油脂有限公司、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上饶恩泉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高氏集团等加工企业为龙头,依托当地资源,突出规模化、高档化、多样化等综合加工利用,创优投资环境,扶持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鼓励通过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建讶[l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筝2家企业上市,催生出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和品牌效应、能够有效带动和辐射有经济发展的大型油茶综合加工企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全省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3、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市场营销体系包括市场信息、流通和销售渠道等,是实现油茶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目前,全省油茶市场流通体系是产业链中较为薄弱环节,必须加强油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1)推进油茶产销衔接。鼓励利支持油茶加工企业到核心发展区和重点发展区建设原料林基地和加工厂,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产业中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

(2)积极培育茶油市场。目前,全国茶油市场认知度还不高,要利用各类媒体和科普基地等多样的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健康型食用油消费;支持油茶加工、销售企业主动开发市场,到沿海和大中城市建立营销渠道和配送中心;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按照“统一品牌、商标各异”的方法,以“江西L咐由茶”的统一品牌,加强对外宣传,创造江西知名品牌,提高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开拓营销市场。

(3)加强茶油物流设施建设。油茶林产品市场营销体系一般应以综合贸易市场为主体,在成熟的情况下可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市场必须有一‘定面积的经营场所,具有市场管理、质量监测、服务中心、信息交流、贮藏和生活服务等机构和设旋,完善相应的经营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标准等。

营销体系建设主要布局在核心发展区的重点县,在重点主产县内,选择交通方便、人口较集中的中心地段发展1~2个油茶综合批发贸易市场;重点发展区可视发展具体进展隋况,多个县(市、区)联合发展油茶综合交易市场o规划在我省赣东北、赣西、赣中和赣南建设4个油茶交易专业市场,以促进油茶籽及其加工产品的流通。 

4、油茶市场监测和监管

为了促进油茶产业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有效维护茶油食用油和其副产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稳定,必须加强油茶产品产、供、销市场监管。

(1)构建茶油市场监测与监管系统。为保障茶油终端产品的质量安全,应将茶油统一纳入国家和全省食用油市场监测预警和市场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和加强现有的油茶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并存油茶主要产区建市茶油质量检验险测机构,健全加工企业自检、送检,质监部门抽检制度,严把住产品出厂关,同时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制度。(2)严把市场准入关,规范油茶经营主体。对手续齐全的油茶加工、收购经营者,依法指导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获得合法的经营资格。对手续不全、不具备经营条件、未办理营业执照的地下油茶产品经营者,依法予以取缔。

(3)加大违法经营查处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以油茶批发市场、集贸市场、油茶加工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村为重点,对辖区内从事油茶销售的经营者开展全面检查,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严厉打击哄抬市价、以次充好、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4)加大消费者维权力度,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及时受理、查办消费者在油茶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纠纷和案件,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油茶各类产品的动态监管,从批准、供应、销售、检查等方面进行网上备案,在政府网站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公平竞争。

 
15165003898